广告模式对功能型网站会带来怎样的后果?
海南中立科技 | 2011-12-02 00:03:59 | 阅读:15917
第一个关键字:客户功能型网站和内容型网站的重大区别就在于要求用户真正地“用”。所谓“用”,就是说和写。向网站提交各式各样的内容,而非由网站向用户推送各式各样的内容。web2.0的网站,很多都是功能型网站。如果将用户提交的内容全部清零,估计这个网站就将是个空壳。这和内容型网站很不一样。在这个意义上说,功能型网站的用户就应该是“真正的客户”。正如我前面几篇一直反复强调的是,内容型网站(或者叫传媒式网站),它的客户其实是广告商,用户成了它的产品。因此,对于内容型网站来说,用户其实不是上帝。只要用户的注意力被吸引,至于这个注意力是好的还是坏的,并不重要。BoKee致命的缺陷就在于这个地方。它反复的炒作确实带来了注意力,但这些注意力通常并非是正面的。当注意力并非正面之后,就会有越来越的用户不再贡献内容。而作为一个号称全球第一中文博客的功能型网站,正如我前面说的,一旦用户贡献内容的数量下降,这个网站就越来越空壳化。所以,对于内容型网站,得罪一下用户没什么大不了的(但不可得罪广告商这类客户);而对于功能型网站,得罪用户是很要命的。DoNews连续犯了两次错误,其一365key的框架,其二Blog上的广告投放,所幸它迅速认识到这是一个错误而立刻改正。如果不改正的话,我不知道会带来何种后果。如果上述的论断是成立的话,功能型网站就不应该走广告模式的道路。因为广告模式使得它在不能得罪广告商的前提下将得罪用户。轻则引发用户不满,重则导致用户不再贡献内容。如果这个“重则”成为现实的话,又何来什么广告模式?第二个关键字:VC我曾经写过这样一篇东西:VC,拔苗助长式的罪魁祸首。在中国,大比例的网站要成功,就必须获得VC的支持。而VC,基于它自己的商业模式,就必然要求网站向广告模式的道路走去。VC的商业模式说穿了很简单。手上1个亿美元,扔给10家网站,平均一家1000万。9家亏光都无所谓,只要有1家让它10倍退出,这1个亿美元就不算亏。如果能亏8盈2,还是10倍退出,那它就变成了100%的收益率。风险投资的风险是很高的,所以它势必要求它所投资的项目都能有数倍的回报。如何达到数倍的回报?那就是“规模”。所以很多网站在VC的“指引”下走上了规模化的道路。这其实是蛮讽刺的。web2.0崇尚去中心化,要求精细分工,却一头扎入规模化的道路,这不是向着中心化的道路进军又是什么呢?很多网站在标榜自己“细分市场”,却埋头于“一统江湖”的雄心。这里面和VC不无关联:或者是VC要求,或者是为了希望VC的投入。第三个关键字:集中以广告模式为基础的商业网站最后势必走向集中。一个没有规模的网站是很难吸引到广告商的。这是广告商业模式所注定了的。而线下的传媒,日趋集中化巨头化已经是明眼人都可以看到的事实。在西方,这种集中化是商业自然形成的;在中国,这种集中化则更多是政府出于舆论监管的需要而一手为之。传媒的集中化造成言论的一元化。在传媒一本又一本的批判性理论书籍里多有洞见,我这种随手写的日志就不必去重复这个了。我只是想说明一点,在巨大的商业利益的诱惑前,号称永不做恶的某个网站也开通了同名的cn域名,且使用技术手段让访问其.com域名的大陆用户自动跳转到.cn域名上。金钱,果然是万能的!在集中化面前,保持一个多元的言论变得极其困难和不切实际。而走广告模式的功能型网站要么就是死路一条,要么就会逐渐成长为一个言论的独裁者(或者是代理)。集中也使得管制变得更具可操作性。这个关键字再讨论下去,就变得极为敏感,就此打住。第四个关键字:安全安全包括两个方面:隐私和数据不丢失。隐私的问题在我前几篇文章中一再提及,这里只做一个简单的重复和小结:在用户频繁使用功能的同时,他们也在提供隐私。从某个角度而言,互联网的真正产品是用户的隐私。打着免费的旗号让你不断地不自觉地贡献出你的隐私,然后它再把这个隐私卖给需要的广告商。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数据的安全。我见到有人讨论FeedBurner是如何如何得好用。其中很重要一点,就是无论我所在的Blog是否会由于各种原因而暂停服务,我的RSS订阅者始终不会断了和我的联络。这个命题是这样一个逻辑:我可以更换我的BSP,然后再“烧烤”一遍我的RSS种子,RSS订阅者是感觉不到的。但这个命题的前提假设是:FeedBurner是不会倒的。我至今不太了解FeedBurner的商业模式是什么,我的意思是它的收入最大来源构成在哪里。